时间:2023-01-07 23:42:08 | 浏览:1951
疫情对于转型缓慢的进口葡萄酒行业既是挑战,也是一次外力的推动。
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进口葡萄酒行业带来新的考验。
在经历了连续3年的高速增长之后,被认为春天已到的进口葡萄酒行业却在2018和2019年迎来了快速降温,进口量数据连续下滑,以及低迷的市场表现,让不少酒商感到似冬非春。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,疫情对消费的影响让国内葡萄酒消费大幅放缓,进口酒商压力倍增。但业内也认为,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,疫情对于目前缓慢的行业转型将产生推动和加速。
葡萄酒消费遭速冻
春节一直是葡萄酒的消费旺季,因此大多数酒商在节前完成了备货,但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,餐饮、夜店、娱乐场所等纷纷关门谢客,而包括北京等多地都下发通知,要求禁止群体性聚餐,这也让葡萄酒消费被速冻。
“以前部分热门路段的门店一天可以卖3万多元的酒,如今一天仅能销售500多元。”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杨征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春节期间他对成都市部分热门区域酒水销售门店调查发现,整体生意稀少,销售大幅下滑。
终端没生意是一方面,而对于大多数酒商而言,更担心的则是春节前完成的铺货和销售并没有被喝掉,转而成为“隐形”的库存。
天鹅酿酒集团董事长李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,1月份的销售相对正常,但根据客户调研发现,由于受疫情影响,这些货卖给消费者之后,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大部分还没有来得及饮用,这部分的比例约在30%到50%。
由于目前疫情还在发展,有多位受访酒商也对今年的生意前景表示担忧,本身上半年是葡萄酒消费的淡季,隐形库存并不容易消化,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铺货;而且上半年的营销活动、酒会、推动订货的海外酒庄游和庄主见面会等都只能取消或待定,对今年的生意影响较大。
此外,葡萄酒本身有较长的生产的周期,而采摘、收购、酿制、过滤、装瓶等都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,如果销售到中国市场的葡萄酒在1-2个季度内都无法变现,行业上下游多要承担相当的资金压力。
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疫情对于进口葡萄酒行业直接影响是消费放缓,但长期的影响更难以估量。
在北京酒易酩庄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言志看来,酒类消费和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,2019年国内进口葡萄酒行业并不景气,与经济大环境变化有关,目前国内疫情发展还无法预测,也进一步加深了行业对2020年市场的悲观情绪,也意味着更多挑战。
行业调整将提速
2015年开始,进口葡萄酒行业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快速增长之后,从2018年突然进入调整期,生意变得困难,而此轮疫情的影响无疑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2018年国内全年进口瓶装葡萄酒5.3亿升,同比下滑了7.4%,进口金额为26.7亿美元仅增长1.2%;2019年前11个月的进口数据显示,瓶装葡萄酒进口量4.3亿升,同比下降约11.3%,进口额20.6亿美元,同比下降15.9%。
事实上这一轮进口葡萄酒行业的调整来的并不意外,这既与当前经济环境变化有关,也是进口葡萄酒过热之后的一次周期性降温。
易酒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过去两年行业的数据下滑,虽然近期数据降幅有所收窄,但并不是一个完全线性的收窄。2013年行业调整之后,进口葡萄酒行业的复苏并不是普涨而是分化式的增长,目前国内酒类流通渠道主要是靠经销商,当他们的库存和市场动销偏差到一定程度,行业就进入阶段性调整。
在殷凯看来,相比于白酒的品牌高度集中,进口葡萄酒的上下游非常分散,而且由于国内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较低,导致国内进口酒市场的成熟和蛋糕做大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。“中国的市场很大,很容易找到一些好看的数据从而做出乐观的判断,但实际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并没有和数据那样乐观。”
而另一方面,在国内经营进口葡萄酒门槛较低,出于对葡萄酒增量市场的觊觎和市场不成熟带来的高利润的渴望,大量的资本涌入进口葡萄酒生意中来。
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此前公布的数字,近年来进口商总数已经迎来爆发式增长,2018年国内有6411家瓶装葡萄酒进口企业,比2007年的1172家增长数倍,硬生生的将增量市场变成了残酷的存量市场竞争,每年都会有较高比例的进口酒商被淘汰,但依然会有大量的进口商涌入,个别省份一年更替率可达50%。
在国内的传统葡萄酒贸易模式中,进口商和经销商往往扮演着产品搬运工的角色,销售主要依靠渠道利润驱动,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,进口商又放低了经销商进入行业的门槛,这并无助于推动国内葡萄酒消费的增长,反而在利润的驱使下,大量同质化和鱼龙混杂的产品被压进渠道,造就了漂亮的进口数据,但也造成了行业乱象,也加剧了过剩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疫情发生之前,国内进口葡萄酒行业已经开始有所调整期,逐渐向专业化和品牌化转型,但受制于消费市场成熟度、以及进口商和品牌商之间的天然矛盾而进展缓慢。在业内看来,疫情的影响会对行业缓慢的调整带来一些推动。
从事海外酒庄营销的醇和传媒创始人王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在这一轮行业调整中,一些贸易模式的大酒商很多规模缩水了3成,但也有很多目标明确的中小精品酒酒商依然增长的很好,以前的进口商很多只是外贸出身,专业度不高,而疫情将推动行业加速洗牌。
而在李卫看来,疫情对于行业的冲击是短期的,中国葡萄酒消费长期向好的趋势并不会改变,但疫情也会对行业企业进行一次健康度的考验,提升行业的整体门槛。因为对于现金流紧张、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,疫情带来的门槛提升是致命的,面临出局;但对于拥有较好现金流、经营管理和战略调整较好企业,从短期到长期都带来积极的影响,因为在市场反弹时,后者可以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。
“在此时进口企业是否拥有好产品变成非常重要。”张言志告诉记者,2019年下行的葡萄酒市场,已经给了行业充分预警,好产品就是品质好的、流通快的、利润高的,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,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。
另一方面,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反复和消费市场的不成熟密切相关。知名葡萄酒专家李德美近期一次论坛上谈到,中国的葡萄酒经营者想当然的认为,随着经济的发展,消费者必然会放弃烈酒而选择更健康的葡萄酒,但现实远远落后于期望,国内消费者并没有天然接受消费者的文化基础和消费习惯。在采访中,行业内也普遍认为,这次疫情也许会让大众的生活观念、健康理念有些改变,从而会给瓶颈期的进口葡萄酒行业带来改变。
作者:栾立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最早于汉代,葡萄酒就广泛的在新疆一带成为普通的酒类。英国人李.约瑟博士认为,最早的白兰地也产自新疆。明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葡萄酒有两种:葡萄酒,葡萄酒烧酒(白兰地)。在唐朝白兰地已有大量的生产。应该是经由丝
近日,全球烈酒巨头人头马君度集团(Rémy Cointreau Group)披露了2023财年半年报(即2022年4月至9月)。在整体量价齐升的驱动下,人头马君度集团创造了8.671亿欧元的销售额,有机增长了21.1%,其中价格因素占11.
白酒在中国资本市场翻云覆雨的时候,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原本市场占比微弱的洋酒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。U型反弹?人头马君度集团近日发布2019/20财年报告(2019年4月–2020年3月),截至2020年3月,销售额10.248亿欧
Rémy Cointreau predicts 30% profit slump记者 徐菲远 华夏酒报 今天French drinks group Rémy Cointreau has predicted that its operatin
摘要星巴克、麦逗科技、马爹利、好孩子、Kipling、瑰珀翠、CPB、OATLY、希诺发布最新产品。消费者科技麦逗科技发布消毒牙刷盒等多款新品在近期举办的2019年10月深圳国际礼品展上,深圳市麦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自主设计研发的多款产
一个品牌靠什么打开广大的市场?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绝对是必要的。一个成功的品牌形象不仅在视觉上有冲击力,还要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理念和特质。近日,全球知名酒类网站 the Drink Business 盘点了全球 10 大奢华的酒类品牌,最引
葡萄酒历史与文化与品鉴(三)作者:读裁者黄远辉,专注人文历史,质量标准,知识产权推荐阅读书单:漫画《神之水滴》,陈新民《稀世珍酿-世界百大葡萄酒(第二版)》,熊野裕子《葡萄酒笔记》,林殿理《微醺之美》,杰西斯·罗宾逊《24堂葡萄酒大师课》,
基于多年来在广东打下的稳固市场,今年,雷诺继续加大力度部署广东市场。3月1日,雷诺正式登陆广东广播电视台,以中端白兰地品牌酒的身份携手珠江频道、广东公共频道与观众朋友们见面。通过跟随《今日关注》、《DV现场》等王牌节目的高收视播出、融入广东
为了与全球变暖相抗争,干邑的生产商正在考虑颠覆悠久的酿造传统,转而采用新的葡萄品种酿造干邑。当地的王牌品种白玉霓Ugni Blanc因早熟导致酸度缺失,或将面临被动“失宠”的局面。干邑Cognac是白兰地中颇具盛名的支流,产于法国西南的干邑
对于法国人珍爱的白玉霓(Ugni Blanc)这种葡萄,大多数爱酒人士都赞不绝口。而事实上,用白玉霓酿制的单一品种酒可能酒体会较平淡,不过其酸度和低酒精度却使它成为酿制干邑(Cognac)的理想原料。法国干邑地区(Cognac)以其享誉全球